濟南總部
地址:濟南市天橋區梓東大道299號鑫茂齊魯科技城
銷售熱線:400-011-9697
電話:0531-61388337 13082756871(王)
傳真:0531-88965580
郵箱:jnnktyq@163.com
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。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衛軍2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,要運用新版ISO9001等國際先進標準方法提升認證要求,打造質量管理體系認證“升級版”。
在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方面,需要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,運用國際先進標準方法提升認證要求,開展行業特色認證、分級認證、管理體系整合、質量診斷增值服務,推動質量管理向全供應鏈、全產業鏈、產品全生命周期延伸,帶動企業質量管理全面升級;同時拓展質量認證覆蓋面,健全激勵引導機制,支持各部門、各地區建設質量認證示范區和示范點,引導各類企業組織尤其是中西部企業、服務企業、中小微企業獲得認證。
除此之外,根據意見,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還包括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、深化質量認證制度改革創新、加強認證活動事中事后監管、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、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等五個方面的措施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:強化對質量認證體系建設的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,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,避免多頭管理和重復評價,維護質量認證工作的統一性和權威性;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突出市場主體地位,完善質量信號傳導反饋機制,促進供需對接和結構優化。
把質量認證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“放管服”改革的重要抓手,促進政府職能轉變,創新質量發展機制,激發質量提升動能;堅持引導和強制相結合,以自愿開展為主、強制實施為輔,對涉及安全、健康、環保等方面的產品依法實施強制性認證,鼓勵企業參與自愿性認證,完善激勵約束機制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提出,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:通過3—5年努力,我國質量認證制度趨于完備,法律法規體系、標準體系、組織體系、監管體系、公共服務體系和國際合作互認體系基本完善,各類企業組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,主要產品、工程、服務尤其是消費品、食品農產品的質量水平明顯提升,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品牌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指出,要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。積極采用國際先進質量管理標準,打造中國質量管理“工具箱”;開展百萬家企業學習應用新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活動。發揮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“主力軍”作用,帶動各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整體躍升;增強各級政府的質量意識,加強質量基礎建設,提升質量治理能力。鼓勵各級政府部門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,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,推動一個一個行業抓質量提升,直到抓出成效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指出,要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。運用新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等國際先進標準、方法提升認證要求,以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新技術改造傳統認證模式,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系統性升級,帶動企業質量管理的全面升級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還就深化質量認證制度改革創新方面提出要求:要著力發揮強制性認證“保底線”作用,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,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則,對涉及安全、健康、環保等方面的產品依法實施強制性認證。
完善認證機構審批程序,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項目,精簡整合技術評審事項,積極推動“五減”(減程序、減環節、減時間、減收費、減申請材料),實行申請、審批、發證全流程網上辦理,提高便利度和滿意度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并提出,要加強認證活動事中事后監管。完善“法律規范、行政監管、認可約束、行業自律、社會監督”五位一體監管體系;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共享平臺,推行“互聯網+認證監管”方式,向社會公開產品質量認證信息。
此外,要嚴格落實從業機構對檢驗檢測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、對產品質量的連帶責任,健全對參與檢驗檢測認證活動從業人員的全過程責任追究機制。建立從業機構及從業人員的誠信檔案,完善永久退出和終身禁入等失信懲戒機制,提高違法失信成本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還就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、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。打破部門壟斷和行業壁壘,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認證業務,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,營造各類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;加快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,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,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。
《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》提出,要有序開放檢驗檢測認證市場,鼓勵外資機構進入國內檢驗檢測認證市場,積極引入國外先進認證標準、技術和服務,擴大國內短缺急需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進口,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,提高引資引智引技的質量效益。
此外,鼓勵支持國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拓展國際業務,推動檢驗檢測認證與對外投融資、建設項目配套服務,針對高鐵、民用飛機等戰略產業面臨的國際市場準入壁壘,加快推動國際互認,服務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和國際產能合作。
上一篇:無